《苏菲的世界》读后感【荐】
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你有什么领悟呢?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苏菲的世界》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1我好奇,14岁的苏菲怎么能消化巜命运》这样的主题,至少我已经历了欢乐和挫折,体会过命运的变奏,稍有感悟,翻阅此书还是需要时间的,苏菲怎能塞的进这说不清道不明的幽幽?
冷静回忆逝去的半生,犹如上溯一条绵长的河流,半百的我仍然对《苏菲的世界》这本充满好奇与惊喜。不是经常听到“心比天高,命比纸薄”?不是都认同“性格决定命运”之类?不是经常有人去“算命”,更有“宿命论”的命中注定等等。被命运捉弄时的我,基本的选择是小喜爱地退缩与逃避,不是说“退一步海阔天空吗”?毕竟“不能拿鸡蛋碰石头”;满足安乐时的我,又相信感恩带来的好运,更加笃信命运的好坏与自身的努力有着莫大的关联。不长的生命过程,演绎粉无非悲喜两剧,一片喧哗,终归淡然。如何经营盈亏得失,需要知识、技术、手段,每个人都是亲自操盘着。我悟性晚开了,认为:生命不过是上苍借你一用的资本,不在于长而在于精。碌碌无为肯定不行,积极进取彰显自我价值的人生才算精彩。可是马上发现,那些没有精彩人生的一样走过来,现在又在同一起跑线上进行健康的赛事,这又怎么解释呢?前面已经清零了(积分有的),到底谁是人生赢家还真不知道,没有答案!
一盘棋,下错了,至诚的悔意还可以重下一盘。人生短短几十年,谁也逃不过命运的安排,这盘棋选择认真下还是随遇而安?估计口是心非的答案一箩筐吧!那么命运又是什么?是我的追求?我追求过什么?一份彼此相爱的家庭结构?一份稳定的工作和收入?一份难忘的经历?有不追求金钱和名利的人吗?没有权力,又怎能为理想奋斗?是什么,才能让我在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在心中对自己说:我追求过,我没有后悔过我的追求,这就是人生吗?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它又是万万不能的。这是什么话在激励我走向终点?权利的诱惑在人之初性本善面前是那么的不堪一击,那颗鲜红地心悄然与不经意之间,被一层薄纱轻轻地蒙上了。这是错?什么才是正确的?至少,苏菲的脑海塞不进这些!如果苏菲到中国来生活会有怎样的结果,这位单纯的14岁女孩会给我带来什么样的改变?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2有一本书,它改变了我的世界,改变了我的一生,它就叫做《苏菲的世界》。它是由挪威作家贾德写的一本哲学启蒙读物。
本书主人公是一个叫做苏菲的14岁女孩,在她某天放学回家收到了一封神秘的信,信中只写了两句话:“你是谁?世界从哪里来?”一开始她只认为这是一个恶作剧,可她的思维却不知不觉的思考这个问题,此后,苏菲不断收到这个叫艾伯特的神秘导师的来信,从信中,苏菲开始了她的哲学课,开始探索人生,探索世界了。作者正是通过艾伯特给苏菲传授哲学知识的经过,揭示了西方哲学史的发展。从前苏格拉底时代,到萨特,以及亚里士多德,笛卡尔,黑格尔等人的思想,通过作者生动的笔触跃然纸上,并配以当时的历史背景并加以解释。然而随着苏菲哲学课越来越深入,她和艾伯特渐渐发现他们只不过是一位挪威少校为他的女儿席德写的一本书中的人物。最后,苏菲和艾伯特终于脱离了少校的控制,并随着小说的结束而结束了他们的世界。
简单的构思就是作者贾德跟我们是同一层面同一世界的人,而少校和她的女儿是作者创造的人,而苏菲和她的哲学导师又是少校为他女儿创造的人,作者用“少校与苏菲”的关系,在跟我们探究着人存在的形式究竟是什么,因为主宰着苏菲的世界的少校也只不过是作者笔下的人物,而这也恰恰是作者的反讽,或许我们活着的世界也只是造物主写的一本小说罢了,连我们是否真正存在都需要证明。我不禁联想到到了笛卡尔说过的一句话:“我思故我在。”也许我们只是在这个特定的时间,特定的空间存在过而已。
我们正处于世界观,价值观,人生开始慢慢形成的阶段,而这本书对自身素质境界提升有很大的好处,其实能不能做社会的强者是一回事,能做一个真人才是最重要的。
简简单单的两个问题,却有一股无法看透的魔力。人们都习惯了事物的存在,却不知道他们从何而来。这些问题,我认为就是哲学。在《苏菲的世界》这本书中,作者提出了许许多多的哲学问题,引发了我们思考,想了解其中的奥秘。在探索这些奥秘的过程中,我们也会弄懂或者想通很多以前不明白的事情或事物。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3有一本书,它改变了我的世界,也改变了我的一生,它就叫做《苏菲的世界》。这本书中的哲学问题,我觉得它是无数个世界的概况与总结,让哲学不再枯燥和乏味,而是可以打开每个人心中的那个世界。
本书讲述了一位叫苏菲的少女不断收到一位神秘人寄来的信,在神秘人的引导下,她开始思索,运用少女天生的悟性与后生的知识,企图尝试解开一个个哲学问题,从而打开了苏菲那个充满好奇心的世界。
“你是谁?”“你从何而来?”这一个个哲学问题看似简单,却富有深奥而远大的答案,这个答案从不分对与错,只是追寻着心中所想。“我是谁?”“我是兰博雅。”“我是地球人。”“你从何而来?”“我从妈妈的肚子里来。”还是“这个世界创造了我?”这些都有无止境的思考,无止境的答案。
为什么现在有很多人认为哲学是个不切合实际的学问?为什么现在有很多人不愿意去思考这些哲学性的问题呢?也许是因为他们已失去好奇心,把这个世界视为理所当然的存在,他们只相信具有实际性的科学证据,并且就此任自己陷入柴米油盐的生活中而浑然不觉,这些人的世界中只有一定,没有猜想。
就如我们碰到一个新奇的事物,我们必然会一时注意,让这样东西变得不再新奇,去接近它,去接受它。就像小孩子碰到狗,就会对着狗汪汪直叫,而大人却不会,因为他们已经不再有兴趣。但内心装有好奇心的人,不会厌倦每一样东西,哪怕已经看过成千上万遍,他们也从不厌倦,而是去研究这件东西没有人发现的点,找出不一样的内容出来。人一生下来,除了养活自己的本命以外,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那就是--探索世界,观察世界,发现世界。那样的人生才具有意义。
少女苏菲的世界是智慧的世界,梦开始的地方。她用自己的好奇心,聪明的才智,开辟出一个全新,不一样的世界。苏菲也教会我们很多哲学问题,它将会唤醒每个人内心深处对生命的赞叹与对人生终极意义的关怀与好奇。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4这算是我哲学入门的一本书吧,但是哲学启蒙的书还是多次在书中提到的《三体》和《走到人生边上》。哲学类书籍果然不像小说、社科简单易懂,虽然这是没有什么很多大道理的书,都让我看得疲惫,多次都有放弃的欲望。
本书主要有两条线,一是哲学入门知识,二是苏菲的故事。
哲学方面
书里从希腊哲学一直讲到了现代哲学,我对看本书的期待也只是想大概了解一下西方哲学发展,对哲学有那么一丢丢理解而已,没想到就抱着 ……此处隐藏5724个字……之一,我二十六岁才第一次读到,作为一个对哲学无感的人,书里的许多比喻让我对哲学有了好感,比如,魔术师的帽子,白兔子,开篇绝好的比喻让我一下子就被这本书吸引了,然后是各大哲学家的登场,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柏拉图。如果把他们的哲学理念全都铺陈开来讲的话,想必我就看不下去了。这本书归根结底,是一门哲学入门书,不适合哲学家看,适合我们普通人看,看完了对哲学立马产生了一定的兴趣。
可以说,《苏菲的世界》是用来长见识的,让我们学到了许多基本的哲学知识,比如:苏格拉底的反讽,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区别(之前我都不知道亚里士多德是看不起女性的)、希腊文明时期的四个学派、史宾诺莎的永恒的观点,黑格尔的没有永恒的理念……
这么多哲学观念我们一一看下来会发现,有许多哲学的理念是相互矛盾的。我觉得这一点很精彩,作者由此告诉我们应该辩证她去看待历史哲学。这就好像黑格尔说的“人类认知的基础代代不同,世间并没有永恒的真理”,从前的真理,也许过些日子就不是了,现在不是真理的,也许过些日子就是了,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一切,与时俱进。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13《苏菲的世界》是一本哲学启蒙书,她用深入浅出的文字想我们每个读者展示了哲学从古到今的发展历程。从苏菲在信箱中取出的一封写着:“你是谁?”的信开始,在艾伯特的指点下,苏菲从哲学的摇篮雅典出发,对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哲学有了初步了解。她对文艺复兴时期的认识包括达芬奇的绘画、莎士比亚的戏剧、古登堡的印刷机……涉及艺术、科学、建筑、数学等许多方面。至于近现代,艾伯特的“哲学函授课”包含了康德、黑格尔、弗洛伊德乃至于马克思的哲学思想。看这样一部作品,让我看到了全人类的文明。在苏菲的所到之处,到处都凝结着文明的精华。
书中讲述了不少的人生道理,使我获益良多。而它所讲述的有关哲学的知识,开阔了我的视野。其实当中的道理很多问题我也曾想过,但这些问题都在头脑中一闪而过,因为我觉得它对我来说实在太陌生。当我读完此书后,我觉得一个生存在世界上的人,连世界从何而来也不知道,也不曾去想,未免有些幼稚。
其中,使我感受最深的是有关雅典哲学家苏格拉底的故事。大约在公元前三四百年左右,出现了一位对欧洲思想有重大影响的人物——苏格拉底。他的高明之处在于人谈话能够不断揭露人们思想上的弱点,令人可以领悟哲学的真理。然而对某些人而言,这样的谈话无疑是当众出丑,并成为众人的笑柄,对于那些有头有脸的人,这就难以接受。公元前399年,他被指控“宣扬新的神明,腐化青年人”而被处以死刑。它本可以恳求陪审团手下留情,免于一死。但是他没有这样做,因为他重视良心与真理,到生命结束也是为了真理。他那种为了真理而战,为真理而牺牲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他使我更深切的体会到死有“轻于鸿毛,重于泰山”这句话的含义。
《苏菲的世界》,即是智慧的世界,梦的世界。它唤醒了每个人内心深处对生命的赞叹与对人生终极意义的关怀和好奇。掩卷思索,真实的我们真的应该好好的去看这个世界了,不要总是觉得凡事都理所当然,这个世界什么东西的产生都有它的根源,都有他的道理,我们要抱着好奇的心去探索,去发掘。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14《苏菲的世界》这本书,光听名字的话,会觉得像小时候阅读的童话故事书一样,不过,如果你开始阅读的话,你会发现,这本书,神秘莫测。
初读·伊甸园
刚开始看的时候,我很奇怪,为什么作者要用伊甸园来做标题?在之后,我看完了伊甸园这一章之后,我发现,伊甸园这个词,在整章里面,只出现了一两次……
伊甸园这一章,是整一个故事的开头。我觉得,主人公苏菲,是一个非常爱探索问题,很有主见的一个小姑娘,她收到了两封神秘的信,没有寄信人的名字,也没有贴邮票,而且,这两封信里面也只有一句话,分别是:你是谁?世界从何而来?
第二章·魔术师的礼帽
魔术师的礼帽,这一章连接着上一章,苏菲在自己在探索这个问题,却找不到问题的答案,而第二章开始,就有一封神秘的来信,循循善诱的带领着苏菲去探索这个问题,这个神秘人,用魔术师的礼帽和兔子开始教导苏菲,打比方去告诉她这两个问题。
第三章·神话
神话这一章,我算是比较感兴趣的,因为,我对神话故事是比较好奇的,因为,我们大多都是了解本国的神话故事,而课本里教的也大多都是本国的神话故事,所以,我对国外的神话故事都不是很了解,所以,我还是比较想了解一下外国的神话故事。
而这个神话故事,也是由那个神秘人告诉苏菲的,因为,神秘人想用这些神话故事,继续帮助苏菲解开这两个问题。
第四章·自然派哲学家
自然派哲学家,比起神话,我刚开始读这个名字的时候,没有什么概念,因为,在我的理解里,哲学家就是哲学家,为什么要加上自然派呢?
而这个自然派哲学家,仍然还是那个神秘人告诉苏菲的,而在神秘人介绍的这几个自然派哲学家里面我比较赫拉克里特斯的说法,他认为:在事物的秩序中,好与坏、善与恶都是不可或缺的。如果,好坏善恶两极之间没有不停的交互作用,则世界将不再存在。
但是,我不太认同他的观点,他认为:大多数人的意见就如儿戏一般。我觉得,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意见,就像是,有的人喜欢巧克力蛋糕,而有的人则觉得巧克力蛋糕太甜、太腻了不好吃。所以,我觉得他这句话不太对。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15这是一本关于哲理的书,我开始是被它的名字所吸引,我认为这会是一本很有意思的书。
我开始并不明白,这本书是讲些什么的,当我看到第一章,我便明白这是讲哲学,每当我看到一个问题,我也会思考,但往往都是以失败告终。就比如,第一个问题“你是谁?”我当时的第一个回答就是,我就是我,但苏菲却比我们想的还要多,她还联想到了其他的一些事物。比我们想的还要深入,还有“世界从何而来”“哲学是什么”“奇怪的生物”这些问题把我弄得晕头转向,使我对这本书没有了兴趣,让我之后读下去的是那个寄信胡神秘人,她是谁呢?为什么要寄信给苏菲呢?
我继续的往下读,后面的资料并不象前面那样难以解读,并且越往后面读,我就觉得我的四周被金灿灿的阳光照着。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那次雅典之旅。艾伯特的穿越和雅典两千四百年前的样貌,使我大吃了一惊,我当时的思想是和苏菲一样的,这是不是在拍电影呀!怎样会有人一下子就回到古代的雅典呢?可能是在做梦,对于雅典之旅,这就像是在讲一个故事,让人通俗易懂。
这本书讲了许多关于哲理的知识,都发生在我们身边,但我们都没有提出疑问,并认真思考过。哲理是一门很复杂又是很简单的一门学问,但这门学问最重要的就是动脑筋和不论遇到什么事情都会认真思考,直到寻找到答案,我们应当学习苏菲那种爱思考,坚持不解的精神。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懂得思考,并且都深入的去探究,那这个世界的知识分子肯定会比此刻多得多。《苏菲的世界》带给了我另一种感觉,一种难以解说的感觉,就好像如果你站在宇宙,你就是宇宙中渺小的尘埃,你十分地想去探索,但宇宙太大了,不论你怎样努力,永远都触碰不到它的边缘,既然望不到边,那就让我们更加努力去探索吧!